广西崇左江州区:小蘑菇 大产业

2025-03-13

2025年3月13日,新华社目光再次聚焦广西华绿,和传统的养菇模式不同,崇左工厂采取当地丰富的蔗渣、甘蔗尾叶等资源为原料,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式进行生产制造,对地区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

同时,工厂着力打造“就业帮扶示范车间”,使更多农民能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创业。公司目前在职员工600余人,其中壮族、瑶族、么佬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员工占60%,为了让员工能安心留在崇左、留在企业,广西华绿为员工提供了多样化的福利措施,让各民族员工都能在华绿大家庭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落户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的广西华绿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包装车间里,工作人员熟练地分拣、打包、装箱,自动化机器和人工默契配合,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我新和镇人,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有5000元收入,还有‘五险一金’,还可以照顾家里,挺满足的。”工作人员黎细梅说。

广西华绿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形成“民族团结+就业帮扶”工作品牌,着力打造“就业帮扶示范车间”,使更多农民能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创业。

和传统的养菇不同,这里的蘑菇主要以丰富的蔗渣、甘蔗尾叶等资源为原料,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式进行生产,并通过冷链物流走进千家万户。

据了解,广西华绿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江州区重点引进的蔗糖循环产业项目,目前公司一期有8条生产线,满产后每年可生产食用菌10万吨,产值超10亿元,二期项目今年年底可部分交付,建成投产后将增加产值15亿元。

“公司主要生产金针菇、白玉菇、杏鲍菇等食用菌,产品畅销海内外,为全国各族人民带来舌尖上的美食。”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春颖说。

据介绍,目前公司在职员工将近1000人,其中壮族、瑶族、么佬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员工占60%,为了让员工能安心留在崇左、留在企业,华绿为员工提供来多样化的福利,投产以来用在补贴吃住行上达200多万元,帮助280名少数民族职工解决就业困难,让各民族员工都能在华绿大家庭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包装车间主管夏书林告诉记者:“我们200多个包装工人有一些是本地的,有一些是周边县的,厂里包吃包住,还会不定期组织各种技能培训,帮助员工更快成长起来,让员工更安心在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广西华绿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扶贫车间已为10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稳定在岗的留崇毕业生89人、外出务工返乡归雁人才265人、脱贫群众186人,人均收入每月4500元。全部建成后可扩招到1600人,重点面向易地安置小区脱贫群众,辐射周边地区稳定就业。

据了解,除了带动就业增收,该公司还与13个村集体合作社合作,回收利用蔗渣等资源,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升农产品综合利用效率;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

江州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工厂化发展,符合农业新发展理念要求,既突出了江州区“农业”基础,也补齐了“工业”短板,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对江州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和扶贫攻坚、农民增收将起到十分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朵朵小小的的蘑菇,吹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号角,广西华绿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建设成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点,持续助力江州区稳就业促增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分享
写评论...